
中国篮协的会议室里,宫鲁鸣用四点总结为女篮亚洲杯的季军成绩定调:集训时间不足、基本功差、执行力断层、新老交替阵痛。
三天后的8月6日,一纸长达61天的封闭集训通知(8月18日-10月18日)直接砸向各地方队,尤其让四川女篮措手不及,这支为全运会砸下重金组建“复仇者联盟”(韩旭、李梦、王思雨领衔)的夺冠热门,瞬间被抽走至少5名核心球员。
四川体育局的申诉文件里写满无奈:“主力归队后只剩72小时磨合全运会决赛,高强度赛事叠加高原训练疲劳,伤病风险谁来担? ”
若放走李梦等球员,四川队将面临220万元转会违约金和120万元赞助商索赔,而全运会冠军对应的2000万元政府奖励几乎泡汤。
反观广东女篮,黄思静以“状态不佳”退出国家队,李月汝因效力WNBA豁免集训,仅杨力维、杨舒予需参训,阵容完整度远超四川。
亚洲杯前,她全程参与云南高原的“万次投篮特训”,最终却因“长期脱队训练”落选大名单,而她的9号球衣至今仍挂在国家队官网。
如今若再拒集训,可能被贴上“不服从管理”的标签;若参加,则要在高原日均投篮356次的训练中沦为新人陪练,并错过四川队全运会关键备战。
韩旭的WNBA留洋计划同样被迫搁置,医学报告显示她当前骨密度低于联赛平均值,却要带伤完成28天一万次投篮的高强度任务。
亚洲杯半决赛对阵日本,他让韩旭与19岁新星张子宇双中锋同时登场28分钟,试图用身高压制对手,结果日本队三分命中率飙至40%以上,外线防守漏洞百出。
名嘴杨毅在节目中直言:“这套战术落后国际十年! 现代篮球要的是移动进攻,我们却还在练定点投篮。 ”
中国女篮移动投篮命中率仅32%,而日本队达48%;王思雨在集训对抗赛中同类投篮命中率暴跌至28%。
日本女篮今年亚洲杯夺冠前仅合练14天,而中国女篮同期集训长达96天。 大学生女篮两周备战击败美日夺冠的“神话”,更反衬出国家队超长集训的效能质疑。
宫鲁鸣力推的“三从一大2.0”训练模式(从严、从难、从实战出发,大运动量)已引发连锁反应:多名球员出现膝盖积液,韩旭在高原特训中数次呕吐。
四川女篮为争冠投入超千万元,如今预期回报率骤降至32%;广东因豁免政策保全主力,市场估值反升15%。
而篮协用行政命令无偿调用地方资源的模式,被俱乐部投资人称为“制度性打劫”。
当四川队在申诉函里提出“分段集训+虚拟对抗”的折中方案时,一个新名字被球迷推上热搜:李笋南。
这位率大学生女篮“两周灭美日”的教练,成了舆论想象中的“救世主”。 尽管篮协未回应换帅可能,但宫鲁鸣的三年合同里已埋下伏笔,若11月全运会冲突激化或明年世界杯预选赛失利,李笋南或许真会从热搜走进现实。
李梦的9号球衣依然挂在官网,像一把悬着的刀。没人知道她下次穿上国家队球衣时,胸前会是五星红旗,还是四川队的火焰蓝。